.
.
.
.
你台語說得好嗎?現在許多小孩已經沒辦法用流利的台語對話溝通,很多比較特殊的唸法也難倒大票網友,有時明明是同個東西,各地念法卻不一樣,例如橡皮擦有人喊「七仔」也有人說「忽仔」,稀飯有人唸「ㄇㄝˊ」,卻也有人唸「ㄇㄨㄞˊ」,只能說台語真的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啊~
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「爆廢公社」貼出一張彩虹的照片,並在文中感嘆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彩虹的台語該怎麼說了,許多網友本來想反駁,但仔細一想卻發現…好像真的不知道怎麼說啊!
(圖片來源:FB「爆廢公社」)
有網友請出阿公阿嬤來解答,老一輩的表示應該是這樣唸:「ㄎ一ㄥˊ」、「與車框的框台語音相同」、「琴的台語(二聲)」、「猜ㄎㄧㄥ三聲」、「同『卿』台語,也同『輪框的框』台語」
(示意圖/圖片來源:Pinterest)
而根據教育部《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》指出,「虹」的音讀為「khīng」,音與「ㄎ一ㄥ」拉長帶鼻音近似,意指大氣中水滴經日光照射後,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形成的弧形光圈,也就是彩虹。
(圖片來源:教育部《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》)
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長知識了:「還真的不知道」、「我不是年輕人,但是我也真的不知道耶」、「怎麼唸我也不知道,難怪我女兒台語也很爛」
(示意圖/圖片來源:Pinterest)
原來是這樣念啊~又學到一個新奇小知識了!!
這兩天開始變冷了!不少民眾紛紛拿出長袖衣物出來穿,過去,就有網友分享了他的「超保暖祖傳好物」,瞬間勾起大批網友的回憶,興奮直呼:「這條我家也有!」
圖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
據《三立新聞》報導,原PO過去放上了阿嬤年代的紅色毛毯,並寫道:「最近那摸冷,冷到都縮起來了。開暖氣那摸貴,只好拿出祖傳的紅色阿嬤毯,隨便一蓋整個人都暖起來了。大家有把紅色阿嬤毯拿出來蓋了嗎?」照片中,紅底的毛毯配上鮮豔的花色,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呢?
圖片來源:爆廢公社(示意圖非本人)
原PO讚嘆,這條毯子隨便一蓋,整個人就暖起來,根本一件抵三件,堪稱是省錢又實用的保暖好物!而且通常上面都是龍鳳、孔雀圖案,雖然看起來有點俗氣,但保暖程度卻是沒話說,裹著一條窩在沙發上看電視,一點都不冷。而且毯子通常蠻長,可以從脖子包到腳掌,風完全灌不進去,真的超級實用。
許多網友踴躍留言表示:「這件真的大家都有!」、「神器,一件抵三件。」、「這可以拿來當傳家寶了~」但也有知情網友跳出來解答:「阿嬤毯通常是以前嫁娶時,母舅都要送毯子,不僅會比重量,還會掛在牆上。」、「對啊,這條不是放牆上當裝飾嗎?」
以上圖片取自批踢踢
也有網友認為,這種毛毯太重,比較適合鋪著當床墊,蓋著會不舒服,而且容易積灰塵,如果是過敏者,一定要慎用啊~小編老家也有這種毯子耶,個人覺得拿來鋪床上真的非常暖,當被子蓋好像有點太重了。
雖然自從政府實施週休二日的政策以來,如今已經很習慣六日都不用出門上班上課的生活步調,但不知道跟小編一樣稍微有點年紀的大家,是否還記得過去禮拜六其實是需要到學要上課的記憶呢?最近有網友就感嘆很想念「30年前週六要上課」的時光,沒想到貼文一出後不僅立刻引來大票五六七年級生共鳴按讚,接著點出學校給的撒密斯後,更是讓大家都瞬間讚呼:「真的好懷念!」
示意圖/翻攝自電影《狗蛋大兵》、三立新聞網
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,最近有網友在臉書「爆廢公社」發文提到,「我有記錯嗎?30年前的國小學童,週六要上半天課?」,而此文一出後也立刻讓許多、6、7年級生彷彿坐上時光機般地,想起了當時的童年回憶,並紛紛有感而發地讚道,「你沒記錯,我也是這樣過來的」
除了禮拜六要上課一事讓大家都瞬間共鳴四起之外,還有網友提到,「除了週六半天課,週三也是半天,因此下午時候就出去玩」、「雖然放假只有一天半,但是好期待晚上的綜藝節目!好懷念」,甚至還有網友分享每當週六和週三隻上半天課時,學校就會有便服日,讓平常都穿制服上學的大家,可以換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到學校上課。
示意圖/翻攝自奇摩新聞
不過雖然整個貼文在網路上引起非常熱烈的討論,但也有網友跳出來糾正,「隔週休1998實施,才24年前而已」。事實上台灣在還沒正式實施週休二日之前,學生週六都要上半天課,上班族週六也要上班,但到了1998年的一月開始改成「隔週週休二日」後,才終於在2001元旦正式調整為全面週休二日,因此只要是1994年以前出生的孩子,都有經歷過週六上課的時光。
示意圖/翻攝自奇摩新聞網
參考來源:TVBS新聞網、臉書爆廢公社